胃癌手术后如何护理
胃癌手术后护理需结合伤口管理、饮食调整、活动恢复、并发症监测及长期随访等多方面进行。术后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分阶段调整饮食、逐步恢复活动、观察异常症状、定期复查随访。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若使用腹腔引流管,需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出现血性液体或脓液需及时就医。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伤口裂开。
2、饮食调整
术后早期需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初始可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2-3天后尝试蛋羹、酸奶等半流质食物。1周后可进食软烂面条、鱼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或高糖高脂饮食。每餐少量多餐,每日5-6餐为宜,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预防反流。
3、活动恢复
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床上翻身活动,术后24小时尝试床边坐起。根据体力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从床边站立、短距离行走开始,2周后过渡到日常轻度活动。避免久坐或久卧,但需控制活动强度,出现心悸气促需立即休息。术后1个月内禁止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4、症状监测
需警惕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观察有无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8℃、切口化脓或腹胀呕吐需急诊处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表现为餐后心悸出汗,可通过调整进食速度预防。记录每日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就医。
5、长期随访
术后需按计划进行胃镜、CT等复查,通常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遵医嘱完成辅助化疗或放疗,不可自行调整方案。日常注意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营养素,预防贫血。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戒烟戒酒,建立术后5年内的定期随访机制。
胃癌术后患者需建立长期营养管理计划,优先选择蒸煮炖等易消化烹饪方式,每日保证60-80克优质蛋白摄入。可适量食用山药、猴头菇等药食同源食材,但避免人参等活血药材。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强度工作,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饮食和症状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保持积极心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有助于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