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疱疹怎么办
老人得了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皮肤屏障受损、接触传播和慢性病诱发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和伐昔洛韦颗粒,可抑制病毒复制。若出现皮肤溃烂或发热,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局部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凝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洗后涂抹药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3、营养支持
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帮助修复组织,增加维生素C和锌摄入增强免疫力。适量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加重症状。存在吞咽困难时可选择营养补充剂。
4、疼痛管理
带状疱疹常伴神经痛,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缓解。冷敷患处15-20分钟每日数次能减轻灼烧感,疼痛剧烈时可考虑神经阻滞治疗。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
5、预防感染
疱疹具有传染性,患者需单独使用毛巾餐具,接触患处后严格洗手。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接触患儿水痘患者,疫苗接种可降低带状疱疹复发风险。合并糖尿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控制。
老年疱疹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8小时有助于免疫恢复。适当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出汗过多刺激皮肤。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情况立即送医。恢复期可配合红外线理疗加速皮损愈合,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