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诊断中耳炎要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2020-09-1660703次浏览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会出现中耳炎,这种疾病在出现之后会影响到患者的听力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学习,影响到正常的工作,造成了患者脾气暴躁,儿童因为听力不行,还会造成精神不集中,那么诊断中耳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1、鼓膜检查: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

2、拔瓶塞声: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政府不一,重者可达40dBHL左右。因积液量常有变化,故听阈可有一定波动。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但由于中耳船生结构及两春的阻抗变化,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能客观下降,积液排出后听力即改善。

温馨提示,中耳炎这种疾病会严重的造成听力下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这种疾病的存在,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治疗,查出中耳炎这种疾病之后,有效地进行处理,以免带来更多的影响,造成不利的后果。

相关推荐

中耳炎流脓咋办
中耳炎流脓,一方面要及时地把脓液清理出来,另一方面一定要积极地抗炎治疗。中耳炎流脓最主要是中耳黏膜的炎症,鼓膜破了以后,脓从中耳流到外耳道流出来,这时候一方面及时地清理,不要把它堵上,脓堵在里面出不来,一定要定期地清理,可以拿棉签把它擦掉。外耳道,可以用双氧水反复地溶解、冲洗脓性分泌物,把脓流出来,尽量都引流出来,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另一方面要积极地抗炎治疗,对中耳的炎症化脓性炎症导致的,一方面可以口服抗生素,比如常用的青霉素类的、头孢类的、大环内酯类的以及喹诺酮类的,都是有效果的。那么中耳炎一旦穿孔了,流脓了以后,还有个更特别的治疗方法,就是中耳给药,可以把抗生素的药水直接通过耳朵滴到中耳腔里面,叫耳浴。外耳道里面滴几滴抗生素,通过耳浴的方法让抗生素进入到中耳腔,起到直接的杀菌作用,效果会更直接、更好。所以中耳一旦流脓了,不要紧张,及时到医院去,医生会给你把脓清理干净,会给你开口服的,抗生素也可以开,外耳道局部用的抗生素滴耳液等,大多数会快速缓解中耳炎流脓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21-07-09

110102次收听

中耳炎有遗传性吗
中耳炎不遗传。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慢性炎症,这种炎症更多是感染因素导致的,比如感冒、过敏性鼻炎,或者是本身就有中耳炎。鼓膜穿孔、耳朵进脏水把细菌带到中耳腔,都会导致中耳发炎,引起中耳的急慢性的炎症。这种炎症,比如父母有中耳炎,并不会直接遗传给后代,所以中耳炎肯定是不遗传的。但是有些导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可能遗传,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可能会有遗传倾向。比如父母有过敏性鼻炎,也有可能遗传给后一代,后一代也会有过敏性鼻炎,这种反复的过敏性鼻炎就有可能会导致中耳炎出现。所以,其实有些导致中耳炎的原因可能会遗传,而中耳炎本身并不遗传。所以父母即便得了中耳炎,也不要担心生下来孩子一定会有中耳炎。目前这种医疗条件,得了中耳炎以后及时地治疗,大多数都会完全消退。没有必要担心因为父母得了中耳炎会遗传给后代,后代即便出现中耳炎,也绝大多数跟父母是没有关系的。
语音时长 01:23

2021-06-25

76380次收听

如何判断婴儿耳朵有没有进水
判断婴儿耳朵里面有没有进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婴儿反应的症状,再一个是通过检查,婴儿耳朵如果里面进水了,如果耳朵是干净的,进水其实没有关系,很快自己会流出来。如果耳朵里面耳屎比较多,一旦进水以后把它泡松软了,就可能把耳朵堵上了。如果婴幼儿你觉得这段时间,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他听不见,他对声音来源的判断有问题,就要小心它是不是进水了,耳屎泡大了以后把耳朵堵死了。如果有耳屎了,进水了以后就有可能会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如果发现这段时间儿童洗完澡以后,开始哭,闹,甚至发烧,就要小心是不是因为耳朵进水,导致外耳道发炎了,如果是更进一步的检查。也可以拉着婴儿的耳朵看一下,如果发现里面有特别黏稠的耳屎,一定是耳朵有耳屎,进水把耳屎泡软了,肯定是进水导致的。最好到医院来就诊,到医院以后,耳鼻喉科医生戴上耳镜一看,耳朵里面有黏稠的耳屎,肯定是进水了。或者没有黏稠的耳屎,但是外耳道或者鼓膜充血,往往考虑是耳朵进水了以后,感染了,导致外耳道发炎。
语音时长 01:30

2021-06-25

93633次收听

03:08
掏耳朵一碰到里面就疼怎么回事
掏耳朵一碰到里面就疼,是因为碰到耳朵里面的骨部、耳膜引起。耳朵分为耳廓和外耳道。外耳道分成两部分,外边是软骨部,里边是骨部。掏到里边就疼,是因为碰到了耳朵里面的骨部,这个地方神经非常丰富,只要一碰就会疼。如果直接碰到鼓膜,这个地方最疼,轻轻一碰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这样就说明掏深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大家都觉得棉签是个很柔软的东西,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只要掏到耳膜上,掏到外耳道的里边,掏到骨部,皮肤只要轻轻一蹭就会出血,就会碰破。有时候甚至当时就掏出血来,这也是常见的临床外耳道擦伤、外耳道损伤的一种表现。耳朵里的耵聍对人有保护作用,能保护耳朵不受外界的异物干扰,可以保护耳膜。如果耵聍很多,结成块,引起疼痛,可以请医生帮忙。
中耳炎需要手术吗
中耳炎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中耳炎的性质。如患者是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无需用手术进行治疗,是可以使用滴耳剂缓解耳道疼痛,也可口服解热镇痛类的药物,但如果是由于细菌引起的中耳炎,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而出现了分泌性的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先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做治疗,等耳道干燥之后再进行鼓膜修补手术。分泌性中耳炎,应采取手术的方式将中耳内的积液完全的清除,同时配合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全身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12

2021-04-20

92407次收听

02:06
如何正确的治疗中耳炎
治疗中耳炎一方面要去除导致中耳炎病因,另一方面要积极的进行消炎治疗。如果消炎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选择手术治疗。第一、如果是鼻咽部感染导致的中耳炎,抗炎治疗的同时,可以加用鼻腔减充血剂来减轻黏膜水肿。第二、急性渗出性中耳炎采用局部用滴耳液治疗即可。第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用抗生素抗炎治疗。第四、如果是腺样体肥大、鼻咽癌等导致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急性发作,则要通过鼓膜置管缓解症状。第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可行手术治疗。
渗出性中耳炎的概述
渗出性中耳炎又叫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
中耳炎能游泳吗
患有中耳炎不建议游泳,这是由于游泳时外界的水可经由穿孔的鼓膜进入鼓室,或游泳时由于呛水,也会造成水逆流入鼓室,可加重中耳炎病情。患有中耳炎,应积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平时要避免耳朵进水。
小儿中耳炎家庭护理小窍门
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病,而且中耳炎容易导致鼓膜穿孔,家长要及时预防宝宝患中耳炎。为了避免中耳炎患儿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所以家庭护理很重要,如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外用药的使用方法,化脓后的处理等。
耳朵鼓膜破损严重吗
耳朵鼓膜破损是鼓膜穿孔,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危害。鼓膜穿孔有两方面危害:第一,由于鼓膜是分隔外耳道与中耳屏障,当鼓膜穿孔后,这层屏障作用消失,导致经外耳道细菌、异物,或耳道分泌物,可能经穿孔部位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黏膜感染,引起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若炎症不能控制形成永久性穿孔。即使后期炎症控制后,易反复感染;第二,造成患者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程度取决于穿孔大小和位置,一般紧张部中央型小穿孔,可能不会有明显听力下降。若穿孔较大,影响鼓膜紧张部的振动,或导致鼓膜与听骨链间连接出现问题,明显造成听力下降。部分鼓膜穿孔患者,出现耳鸣症状,耳鸣可呈搏动性,一般往往是低频嗡鸣样耳鸣,可能周围环境越安静时,这种低频嗡鸣一样耳鸣越明显。若周围环境较嘈杂时,反而耳鸣感觉不到。
语音时长 02:00

2020-07-21

58454次收听

儿童耳朵不适挂什么科
儿童耳朵不适可到耳鼻喉科或小儿内科就诊。耳朵不适可因急性中耳炎、耳内异物等原因引起,应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中耳炎后遗症有哪些
中耳炎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蔓延中耳引起,中耳炎患者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后遗症,包括鼓膜穿孔、耳鸣、听力下降、耳内疼痛等。
02:33
中耳炎需要手术吗
急性中耳炎经过适当、敏感、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是可以控制感染,控制感染之后就可以恢复,不需要手术。慢性中耳炎分为慢性单纯性、慢性骨疡型以及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单纯性中耳炎,一般流脓少,听力影响轻,并且鼓膜穿孔也相对局限。经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和缓解。骨疡型中耳炎以及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考虑手术来切除掉病变的骨质以及胆脂瘤,从而能够彻底的终止中耳炎的发展。有时候病变会持续发展、加重,甚至导致颅内感染,导致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也有可能侵犯到内耳,导致眩晕以及听力下降等严重的并发症。
01:55
中耳炎会导致脑膜炎吗
直肠息肉最大的危害就是癌前的一种恶变。发现直肠息肉如果大于0.5公分,就要切下送病理。如有炎症,可以用药保守治疗。腺瘤分一级、二级、三级。如直肠息肉是腺瘤一级,一定要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半年之中又拉肚子又拉脓,就要随时到医院检查。
02:48
中耳炎什么原因引起的
不同分类、类型的中耳炎产生的病因各不同。急性中耳炎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诱发;急性渗出性中耳炎,同腺上体肥大存在密切的关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没有经过正规的治疗所导致;胆脂瘤型中耳炎目前病因并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