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炎的症状是什么
脊椎炎的症状主要有腰背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疲劳乏力、外周关节肿痛等。脊椎炎通常由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脊柱强直、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
1、腰背疼痛
腰背疼痛是脊椎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下腰部或骶髂关节持续性钝痛,夜间和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缓解。疼痛可能与炎症因子刺激神经、韧带钙化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同时避免久坐和过度负重。
2、晨僵
晨僵指早晨起床时脊柱僵硬感,持续时间常超过30分钟,活动后逐渐减轻。这与夜间炎症物质堆积、关节液黏稠度增加有关。患者可通过热敷、适度拉伸运动改善症状,严重时需配合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甲氨蝶呤片等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
3、关节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进展,脊柱韧带和关节逐渐纤维化,导致颈椎、腰椎等部位活动度下降,表现为转头、弯腰困难。晚期可能出现脊柱竹节样改变。物理治疗如牵引、超短波治疗可延缓关节强直,必要时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4、疲劳乏力
慢性炎症反应会导致全身性疲劳、低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与白细胞介素等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贫血者需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治疗。
5、外周关节肿痛
约30%患者会出现膝关节、踝关节等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多呈不对称性发作。这与滑膜炎和骨侵蚀相关。急性期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配合使用艾拉莫德片等免疫抑制剂,同时避免关节受凉和剧烈运动。
脊椎炎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锻炼如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睡硬板床并采用仰卧位。饮食需增加深海鱼、西蓝花等抗炎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每3-6个月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出现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新症状时需立即就诊。病情稳定期可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脊柱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