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胃病的呕吐
胃病引起的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药物、静脉补液、中医调理、内镜治疗等方式缓解。胃病呕吐通常由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胃肠炎、胃溃疡、幽门梗阻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呕吐后需禁食4-6小时,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摄入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及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若呕吐伴随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家长需注意儿童呕吐后避免强迫进食,观察有无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
2、口服药物
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排空,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铝碳酸镁咀嚼片能中和胃酸,改善胃黏膜损伤导致的呕吐。若为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胃复安片适用于化疗或术后呕吐,但需注意锥体外系反应。儿童用药需选择蒙脱石散等儿童剂型,家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3、静脉补液
严重呕吐导致无法进食或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充能量和水分。对于频繁呕吐伴代谢性碱中毒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注射液纠正电解质失衡。老年患者补液时需控制速度,防止心力衰竭。静脉补充维生素B6注射液对妊娠剧吐有显著效果。
4、中医调理
生姜半夏汤适用于寒邪犯胃型呕吐,藿香正气软胶囊对暑湿呕吐有效。针灸取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可止呕,艾灸中脘穴能温胃散寒。推拿手法如摩腹、按揉脾俞穴适合儿童功能性呕吐。需辨证使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避免与西药同服。
5、内镜治疗
胃镜下止血术适用于溃疡出血引起的呕血呕吐。幽门梗阻者可经内镜放置肠道支架或球囊扩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治疗早癌导致的呕吐。术后需禁食24小时,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内镜治疗可能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胃病呕吐患者日常应保持饮食清淡规律,避免过饱或空腹时间过长。呕吐后及时漱口清洁口腔,记录呕吐物性状和频次。长期反复呕吐需排查胃癌、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注意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如多潘立酮不宜与抗胆碱药同服。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适当进行腹部按摩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