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区分是急性湿疹还是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与慢性湿疹可通过病程长短、皮损特征、伴随症状等区分。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病程短于3个月;慢性湿疹以皮肤增厚、苔藓样变为主,病程超过6个月。
1、病程长短
急性湿疹通常突然发作,病程在1-3个月内,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慢性湿疹病程持续超过6个月,常反复发作,皮损长期存在。
2、皮损特征
急性湿疹皮损以红斑、密集丘疹、水疱为主,严重时出现糜烂渗出。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或减退,局部皮肤增厚呈苔藓样变。
3、瘙痒程度
急性湿疹瘙痒剧烈,常因搔抓加重皮损。慢性湿疹瘙痒呈阵发性,夜间可能加重,但整体程度较急性期轻。
4、发病部位
急性湿疹好发于面部、手足等暴露部位。慢性湿疹多见于四肢屈侧、颈部等易摩擦部位,与长期机械刺激有关。
5、治疗反应
急性湿疹对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反应较好。慢性湿疹需长期使用保湿剂如尿素软膏,必要时采用封包疗法。
湿疹患者需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无皂基沐浴露。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若皮损持续不愈或面积扩大,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