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双肺炎症如何治疗
宝宝双肺炎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氧疗、补液支持、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双肺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损伤、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双肺炎症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分散片。病毒感染通常采取对症治疗,若合并细菌感染需联合用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可缓解气道炎症和痉挛。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有助于稀释痰液,α-糜蛋白酶可分解黏稠分泌物。雾化前后需清洁面部,婴幼儿需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3、氧疗支持
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给予鼻导管或头罩吸氧,氧流量调节为1-2升/分钟。严重呼吸窘迫可能需无创正压通气。氧疗期间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监测血气分析,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
4、补液管理
发热和呼吸急促易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按每日80-100ml/kg计算,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速度。记录出入量,维持尿量在1-2ml/kg/h,电解质紊乱时及时纠正。
5、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可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退热贴可辅助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发热期间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温在24-26℃,补充水分预防高热惊厥。
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幼儿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胸片。注意观察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变化,出现拒食、嗜睡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复诊。疫苗接种需延迟至痊愈后1-2周,日常加强手卫生和营养补充有助于预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