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胃肠感冒怎么办
一岁宝宝胃肠感冒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保暖、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胃肠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胃肠感冒期间应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释后的苹果汁。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减轻胃肠负担。母乳喂养可继续,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少量多餐原则,每次喂养量减少三分之一,每日增加1-2次喂养频次。
2、补充水分
腹泻呕吐易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散Ⅲ预防电解质紊乱。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液体,分多次饮用。观察排尿次数和尿色,若4小时无排尿需就医。自制补液可用500毫升温水加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但效果不如标准口服补液盐。
3、腹部保暖
使用40℃左右热水袋隔衣热敷腹部,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睡眠时穿戴棉质腹围,避免踢被受凉。洗澡水温保持38-40℃,室温维持在26-28℃。按摩可顺时针轻揉肚脐周围,促进肠蠕动缓解不适。
4、遵医嘱用药
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道分泌。禁止自行使用止泻药,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用药需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与奶制品同服影响药效。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呕吐物带血、嗜睡或烦躁、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需急诊。就医前记录呕吐腹泻次数、体温变化及饮食情况。避免交叉感染,就诊时佩戴口罩。血常规和便常规检查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恢复期逐渐增加食物稠度,从米糊过渡到软烂面条、蔬菜泥。保持餐具消毒,护理前后规范洗手。患病期间暂停疫苗接种,痊愈后1-2周再补种。每日监测体温和排便情况,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观察是否有乳糖不耐受等继发问题,必要时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