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患上肾功能衰竭呢
肾功能衰竭的高危人群主要有长期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长期滥用药物者。
1、长期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肾小球内压力持续升高,造成肾小球硬化。长期高血压可能引起肾动脉狭窄或肾小动脉玻璃样变,逐渐发展为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尿泡沫增多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
2、糖尿病患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可能表现为水肿、尿蛋白阳性。需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胰岛素注射液等降糖药物,同时限制蛋白质摄入。
3、慢性肾病患者
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可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多囊肾等疾病可能引起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并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
4、心血管疾病患者
严重心力衰竭可能导致肾灌注不足,引发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能伴随少尿、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改善心脏功能,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并控制液体入量。
5、长期滥用药物者
不规范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药物性肾损害可能表现为腰痛、尿量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等药物碱化尿液。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出现不明原因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