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要做什么检查
尿路感染通常需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血常规及肾功能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感染类型、病原体及并发症风险。
尿常规是尿路感染的基础筛查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通常需采集清洁中段尿样本,避免污染影响结果。泌尿系统超声可观察肾脏、膀胱等结构是否异常,如结石、梗阻或积水,这些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感染。血常规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明显升高。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测,用于评估感染是否累及肾脏功能,尤其对反复发作或高热患者尤为重要。
检查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以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避免憋尿、过度劳累及会阴部清洁不当;女性患者需注意经期卫生,性行为后及时排尿;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复诊。检查前需遵医嘱停用可能干扰结果的药物,如抗生素需在尿培养前暂停48小时,采集尿标本时应清洁外阴并弃去前段尿液以减少污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