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为什么会咳嗽不停
宝宝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局部滴耳液、鼻腔减充血剂、生活护理等方式治愈。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被动吸烟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对肺炎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罗红霉素颗粒可用于支原体感染。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宝宝是否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
2、鼓膜穿刺
对于鼓室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在耳鼻喉科行鼓膜穿刺术。该操作需在局麻下用细针抽出积液,必要时放置通气管。术后家长需防止宝宝耳道进水,避免用力擤鼻,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
3、局部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用于外耳道炎继发的中耳炎,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分泌物。滴药时让宝宝侧卧,牵拉耳廓使药液流入,保持体位5分钟。禁止用于鼓膜穿孔者,2岁以下婴幼儿慎用喹诺酮类滴耳液。
4、鼻腔减充血剂
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可缓解鼻塞症状,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每日使用不超过3天,避免反跳性充血。哺乳期母亲使用减充血剂后需间隔4小时再喂奶。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效果更佳,但冲洗时注意避免呛咳。
5、生活护理
哺乳时保持宝宝头高位,避免平躺喂奶。远离二手烟和空气污染,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急性期可用温热毛巾敷耳部缓解疼痛,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6个月以上宝宝可适量饮水,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
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体温、耳痛程度及听力变化,治疗期间避免游泳或潜水。按时完成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反复发作的宝宝建议检查腺样体,过敏体质者需排查食物过敏原。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A和锌制剂促进黏膜修复,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