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鳞状细胞癌

56566次浏览

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的角质形成细胞,也可发生于口腔、食管、宫颈等黏膜部位。鳞状细胞癌主要有紫外线长期暴露、慢性炎症刺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接触、免疫抑制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红色硬结、溃疡性皮损、角化性斑块、易出血肿物、局部疼痛等症状。

1、紫外线长期暴露

长期紫外线辐射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主要诱因,可导致表皮细胞DNA损伤。患者常见于面部、耳部、手背等曝光部位,皮损初期为日光性角化病,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结节。日常需做好物理防晒,避免正午户外活动。病理确诊后可通过莫氏显微描记手术切除,或采用氟尿嘧啶软膏局部治疗。

2、慢性炎症刺激

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放射性皮炎等长期炎症状态可能诱发鳞状细胞癌。病灶多表现为边缘隆起的溃疡,基底呈颗粒状。对于胫前慢性溃疡患者,需定期清创并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确诊后建议采用扩大切除术,配合电子线放射治疗控制复发。

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肛门生殖器部位鳞癌密切相关。外阴、阴茎等处可见菜花样赘生物,常伴接触性出血。预防性接种HPV疫苗具有保护作用,已发生病变者可选用咪喹莫特乳膏局部免疫调节,中晚期需行广泛切除术联合顺铂注射液化疗。

4、化学致癌物接触

长期接触砷剂、煤焦油等化学物质可诱发鳞癌,多见于职业暴露人群。皮损好发于非曝光部位,呈多发性角化斑块。职业防护需穿戴隔离装备,定期皮肤检查。早期病变可采用光动力疗法,使用氨基酮戊酸散配合红光照射,晚期需系统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靶向治疗。

5、免疫抑制状态

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免疫缺陷患者易发生侵袭性鳞癌。肿瘤生长迅速,易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此类患者需加强皮肤监测,每3个月专科随访。治疗采用改良Mohs手术保留组织,术后联合阿维A胶囊系统治疗,必要时辅以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免疫治疗。

鳞状细胞癌患者日常需避免搔抓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增加深色蔬菜摄入。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皮肤镜及影像学检查,发现新发皮损或原有病灶增大需及时就诊。户外活动建议使用SPF50+广谱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

相关推荐

什么是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是一种与鳞状细胞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和监测鳞状细胞癌的病情进展。
什么是细胞癌
细胞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基底细胞癌等类型,常见于皮肤、肺、乳腺、胃肠等器官。
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偏高怎么办
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偏高可通过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方式干预。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升高可能由炎症刺激、良性肿瘤、上皮细胞癌等因素引起。1、定期复查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轻度升高时建议1-3个月复查...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7是什么意思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7通常是指血清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值为1.7ng/mL,该数值略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一般≤1.5ng/mL,可能提示炎症、良性病变或早期鳞癌风险,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鳞状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0是什么意思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0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的一种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和监测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病情进展。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0的升高可能与鳞状上皮细胞癌、肺部疾病、皮肤病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