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胰腺导管腺癌

53028次浏览

胰腺导管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胰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胰腺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胰腺导管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主要表现有上腹痛、黄疸、消瘦、消化不良等。

1、病因与高危因素

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长期吸烟可导致胰腺组织慢性损伤,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能诱发基因突变。慢性胰腺炎患者因胰腺组织反复炎症修复,细胞异常增生概率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环境可能促进肿瘤发生。部分患者存在BRCA2、CDKN2A等基因的遗传突变。其他高危因素包括高脂饮食、肥胖、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等。

2、病理特征

胰腺导管腺癌在显微镜下可见腺管样结构异常增生,癌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排列,细胞核异型性明显。肿瘤常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反应,形成特征性的促纤维增生性微环境。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化程度越低恶性度越高。肿瘤易侵犯周围神经和血管,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

3、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感等。随着肿瘤进展,胰头癌可压迫胆总管导致进行性无痛性黄疸,伴随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胰体尾癌多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痛并向腰背部放射。多数患者伴有明显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晚期可能出现腹水、肠梗阻等转移相关症状。部分患者可伴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加重。

4、诊断方法

增强CT是首选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胰腺占位及其与血管的关系。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有助于评估胆管侵犯程度。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获取病理诊断。肿瘤标志物CA19-9对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参考价值。PET-CT可用于评估全身转移情况。基因检测对指导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

5、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远端胰切除术等。对于交界可切除肿瘤,术前可采用FOLFIRINOX方案新辅助化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可接受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奥拉帕利等靶向药物可用于BRCA突变患者。疼痛管理、营养支持、胆道支架置入等对症治疗能改善生活质量。

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清,适当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避免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期间注意口腔护理,预防感染。家属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出现剧烈腹痛、呕血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浸润导管癌2级能痊愈吗
浸润导管癌2级通过规范治疗可能实现临床治愈。治疗效果与肿瘤分期、分子分型、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治愈概率。
什么是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所有乳腺癌的70%-80%,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并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侵润性导管癌能治好吗
浸润性导管癌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甚至达到临床治愈。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乳腺导管原位癌可不可怕
乳腺导管原位癌实际并不可怕。导管原位癌也称作导管内癌,简称是DCIS,和小叶原位癌一样,是乳腺癌最为常见的两种原位癌。原位癌顾名思义,就是癌在原地待着,并没有向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向周围浸润能力,所以只是乳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当然,如果完全置之不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会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性癌,再进一步就有可能往远处转移。但是,在原位癌阶段,如果能够早期很及时地发现,并且进行很彻底地治疗,局部手术切除,或者是后续加上放疗,或者是乳房全切,之后加上必要的内分泌治疗,治愈率几乎是可以达到100%。所以,乳腺导管的原位癌其实是并不可怕的,只要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这也是很多保险公司,对原位癌并不赔付原因之一,所以要正确认识导管原位癌。
语音时长 01:33

2021-07-09

94178次收听

导管内癌是假性癌吗
导管内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也是乳腺癌中的一种,但是导管内癌不会引起癌细胞扩散和转移的现象的,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到医院,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出现其他方面的并发症。导管内癌是不会出现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的。
导管癌最初是什么症状
导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乳房疼痛是乳腺癌非常多发的症状,几乎90%以上的患者在中晚期都会出现疼痛症状,但是乳房疼痛一般不会在早期出现,也不是乳腺癌中晚期的独有症状,在很多乳腺的良性疾病中也会出现,例如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