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微浸润腺癌
肺微浸润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早期病理类型,指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周围肺组织微浸润但范围不超过5毫米。主要有肿瘤体积小、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概率低、预后较好、手术切除效果佳等特点。

1、肿瘤体积小
肺微浸润腺癌病灶直径通常不超过3厘米,影像学多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这类肿瘤细胞沿肺泡壁贴壁生长,尚未形成明显侵袭性病灶,薄层CT扫描可清晰显示病灶边界与周围肺组织的关系。
2、生长缓慢
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低于浸润性腺癌,随访观察中病灶体积变化较小。部分病例可保持稳定状态达数年,倍增时间超过400天,这种生物学行为与肿瘤基因突变负荷较低有关。
3、淋巴结转移概率低
病理检查显示肿瘤微浸润深度不超过5毫米时,区域淋巴结转移概率不足5%。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若确认无胸膜侵犯及脉管癌栓,通常提示疾病处于可治愈阶段。
4、预后较好
五年生存率超过95%,术后复发风险低于3%。相较于浸润性腺癌,其肿瘤细胞异型性小,少见脉管侵犯和神经侵犯等不良病理特征,术后通常无须辅助化疗。
5、手术切除效果佳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即可达到根治目的,手术范围小于标准肺叶切除。术中需保证切缘距离肿瘤边缘超过2厘米,术后病理确认切缘阴性即视为完全切除。
确诊肺微浸润腺癌后应每6个月进行低剂量CT随访,观察有无新发病灶。术后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适量增加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蔬菜摄入,维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胸部CT。
相关推荐
02:22
02:03
02:03
02:30
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