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怎么造成的
肩周炎可能由肩关节退行性变、外伤后固定、内分泌紊乱、免疫异常、长期姿势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1、肩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滑囊等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下降易出现劳损。退变组织在反复摩擦中可引发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夜间加重的肩部钝痛。早期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2、外伤后固定
肩部骨折或脱位后长期制动会导致关节囊挛缩粘连。临床表现为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梳头、穿衣等动作困难。建议拆除固定后尽早进行钟摆运动训练,配合超声波治疗仪促进软组织修复,严重粘连者可考虑关节镜下松解术。
3、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影响胶原蛋白代谢,导致肩周组织增厚僵硬。这类患者常伴有全身乏力、多饮多尿等原发病症状。需积极控制血糖或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
4、免疫异常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累及肩关节滑膜,引发对称性晨僵和肿胀。血液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除使用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外,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
5、长期姿势不良
伏案工作或长期保持抬臂姿势会造成肩部肌肉慢性劳损。初期表现为间断性酸胀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建议调整工作站高度,每30分钟做肩部环绕运动,配合红外线理疗灯照射改善血液循环。
肩周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过度使用患侧手臂,睡眠时可用枕头支撑肩部减轻压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如饮用牛奶、食用西蓝花等。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宜冰敷15分钟,慢性期改为热敷促进炎症吸收。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评估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