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做什么检查
附件炎通常需要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和C反应蛋白检查等。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诊断附件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有无压痛、增厚或包块。检查时可能发现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这些体征提示存在盆腔炎症。对于急性附件炎患者,触诊时疼痛感更为明显。
2、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常用方法包括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常见致病菌有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厌氧菌等。检查结果能指导抗生素选择,对于混合感染或耐药菌感染尤为重要。
3、B超检查
B超检查能观察输卵管增粗、积水或卵巢脓肿等病变,经阴道超声分辨率更高。急性附件炎可能显示输卵管壁增厚、盆腔积液;慢性附件炎可见输卵管积水或卵巢囊肿。B超还可鉴别异位妊娠、卵巢肿瘤等疾病。
4、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急性期可能出现明显升高。部分患者伴有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这些指标可辅助判断炎症程度和治疗效果。但免疫低下患者可能无明显血象变化。
5、C反应蛋白检查
C反应蛋白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其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相关。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评估抗生素疗效,持续升高可能提示治疗失败或脓肿形成。该检查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确诊附件炎后应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适度盆底肌锻炼。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时复诊。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