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臭是怎么回事
月经异味可能由阴道菌群失衡、经血滞留、妇科炎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卫生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阴道菌群失衡
经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其他细菌过度繁殖产生异味。表现为鱼腥味或酸腐味,常伴随外阴轻微瘙痒。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或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抑制厌氧菌。
2、经血滞留
长时间未更换卫生巾会使经血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类似铁锈的腥臭味。建议每2-4小时更换卫生用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巾,经期避免久坐不动。
3、细菌性阴道病
加德纳菌等致病菌感染会导致灰白色分泌物伴明显鱼腥味,可能伴随灼热感。需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栓、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
4、宫颈炎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症,可能产生脓性分泌物与恶臭。典型症状包括性交后出血、下腹坠痛,需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治疗。
5、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或内膜炎可能导致经血腐败气味加重,伴随经期延长、痛经加剧。需通过B超和宫腔镜检查确诊,必要时行宫腔镜电切术。
日常应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液冲洗阴道,经期可适量饮用蒲公英茶帮助消炎。若异味持续超过3个月经周期或伴随异常出血、剧烈腹痛,需及时进行妇科检查排除恶性病变。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