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迟迟不来怎么办
月经迟迟不来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排查妊娠、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月经推迟通常由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宫腔粘连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甚至闭经。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适当增加全谷物、红肉等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体重指数低于18.5时需逐步增加营养摄入,但每周体重增长不宜超过0.5公斤。
2、排查妊娠
育龄女性停经需优先排除妊娠可能。受精卵着床后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会抑制卵巢排卵。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晨尿,但宫外孕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若停经超过6周伴下腹坠痛,需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异位妊娠。
3、药物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无排卵,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地屈孕酮片可促进子宫内膜转化,黄体酮胶囊能模拟生理性出血,来曲唑片可诱导排卵。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及血脂变化。
4、中医调理
气血两虚型闭经可见面色萎黄、头晕乏力,可选用乌鸡白凤丸调补气血。肝郁气滞型伴胸胁胀痛,逍遥丸疏肝解郁效果较好。肾阳虚型常见腰膝酸冷,右归丸温补肾阳。中药调理周期通常需要3个月经周期以上。
5、手术治疗
宫腔粘连导致的继发性闭经,需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恢复宫腔形态。垂体大腺瘤引起的闭经泌乳综合征,可能需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需配合激素替代治疗,子宫内膜修复期间禁止性生活。
建议记录基础体温曲线帮助判断排卵情况,过度运动者需将每周有氧运动控制在150分钟以内。长期闭经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每日应保证1000毫克钙摄入。若排除妊娠后停经超过3个月,或伴随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需完善垂体MRI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避免频繁接触双酚A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选择玻璃材质食品容器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