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皮肤黄怎么回事

2715次浏览

新生儿皮肤黄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蓝光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与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有关,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3天,表现为面部和躯干皮肤黄染。该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促进胆红素排泄,多数在1-2周内自行消退。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变化,若持续加重需就医。

2、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有关,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与喂养不足相关,迟发型可能持续2-3个月。确诊需排除病理性因素,一般暂停母乳3天后黄疸明显减退即可判断。治疗以适度母乳喂养为主,严重时需短暂光疗。

3、溶血性黄疸

常见于ABO或Rh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表现为出生24小时内迅速出现的黄疸,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需立即进行蓝光治疗,严重时采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或换血疗法。家长发现异常需送医检测血清胆红素和溶血指标。

4、胆道闭锁

因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黄疸在出生2周后持续加重,粪便呈陶土色。需通过肝胆超声和同位素扫描确诊,早期行葛西手术可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辅助。

5、新生儿肝炎

多由巨细胞病毒或乙型肝炎病毒引起,除黄疸外伴有食欲减退和肝功能异常。治疗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配合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家长需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记录黄疸进展情况;保证每日8-12次母乳喂养促进排便,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低体温加重黄疸;若发现巩膜黄染、四肢掌心黄染或精神反应差,应立即就医检测经皮胆红素值;出院后按医嘱复查,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自行退黄。哺乳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改善母乳质量。

相关推荐

女性尿道口发干是怎么回事
女性尿道口发干可能由饮水不足、阴道炎、尿道炎、激素水平异常、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早上起来不刷牙喝水好吗
早上起来不刷牙直接喝水是可以的,但建议先漱口再喝水更符合卫生习惯。口腔经过一夜可能滋生细菌,直接喝水可能将部分细菌带入消化道。
一边鼻子长了鼻息肉怎么治疗
一边鼻子长了鼻息肉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鼻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过敏反应、遗传因素、纤毛功能障碍、阿司匹林不耐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鼻塞、嗅觉减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双乳腺低回声结节怎么治疗
双乳腺低回声结节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穿刺活检、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双乳腺低回声结节可能与内分泌紊乱、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因素有关。1、定期复查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双乳腺低回声结节通常...
高度近视要如何检查
高度近视不单单是看不清东西,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前后径加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性,所以高度近视有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近视”。如果出现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其后果就是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