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蚊子咬了起水泡怎么办
宝宝被蚊子叮咬后起水泡可通过冷敷缓解瘙痒、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外用炉甘石洗剂、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蚊虫叮咬引发水泡通常与过敏反应、皮肤敏感、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1、冷敷缓解瘙痒
用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纱布后敷于患处5-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组胺释放导致的瘙痒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2、保持皮肤清洁
使用温和无香型婴儿沐浴露清洗患处,水温控制在37℃以下。清洁后轻拍干水分,防止摩擦导致水泡破裂。若水泡已破溃,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避免抓挠
家长需给宝宝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夜间睡眠时可使用透气纱布覆盖患处。持续抓挠可能导致水泡破裂、细菌感染或遗留色素沉着,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瘙痒。
4、外用炉甘石洗剂
摇匀后取适量涂抹于未破损水泡周围皮肤,每日2-3次。炉甘石中氧化锌成分能收敛止痒,薄荷脑可产生清凉感。禁止用于破损皮肤或黏膜部位。
5、就医处理
若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周围皮肤发红发热或伴随发热症状,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就诊儿科,医生可能开具夫西地酸乳膏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日常需保持室内环境干燥通风,安装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外出时给宝宝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使用婴幼儿专用驱蚊贴。被叮咬后48小时内观察水泡变化,避免接触花露水、风油精等刺激性物品。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有助于皮肤修复。若宝宝既往有虫咬过敏史,建议随身携带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