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个月的宝宝不爱吃饭是怎么回事
十四个月的宝宝不爱吃饭可能与生理性厌食期、喂养方式不当、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喂养习惯、补充营养、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厌食期
幼儿在14个月左右常因生长速度减缓出现阶段性食欲下降,表现为对食物兴趣降低但精神状态正常。这与婴幼儿每3-4个月出现的生理性进食波动有关,通常持续2-4周可自行缓解。家长无须过度干预,可准备造型可爱的食物激发进食兴趣,避免强迫喂食造成心理抗拒。
2、喂养方式不当
过早添加调味品、零食摄入过多、进餐环境嘈杂等都会影响宝宝食欲。建议家长固定每日5-6次进餐时间,限制两餐间零食,提供手指食物培养自主进食能力。使用专用餐椅建立进食仪式感,进餐时关闭电子设备减少干扰。
3、微量元素缺乏
缺锌会影响味觉敏感度导致食欲减退,缺铁性贫血也会引发厌食。可通过检测血清锌、铁蛋白等指标确认,轻度缺乏时可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贝类等富锌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制剂。
4、胃肠功能紊乱
积食、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会引起餐后腹胀腹痛。表现为拒食同时伴有哭闹、大便异常。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选用低乳糖配方奶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醒脾养儿颗粒等调节胃肠功能。
5、疾病因素
鹅口疮、疱疹性咽峡炎等口腔疾病会造成进食疼痛,急性胃肠炎或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食欲下降。这类情况多伴有发热、流涎、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针对原发病治疗后可配合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蒙脱石散等缓解症状。
家长应记录宝宝每日饮食情况,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保证每日500-600ml奶量基础上,提供南瓜小米粥、西兰花土豆泥等易消化辅食,食物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在宝宝疲倦或情绪不佳时喂食,可尝试让宝宝参与食物准备过程增加兴趣。若持续2周以上进食量不足平时1/2,或伴随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到儿科或儿童营养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