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牙齿痛还是牙龈痛
牙齿痛和牙龈痛可通过疼痛位置、触发因素、伴随症状、检查手段及疾病类型进行区分。主要有疼痛性质差异、触诊反应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常见病因区别、治疗方式差异等判断依据。
1、疼痛性质差异
牙齿痛通常表现为尖锐定点痛或持续性钝痛,多由龋齿、牙髓炎等引起,冷热刺激会加重疼痛。牙龈痛多为弥散性胀痛或跳痛,常见于牙龈炎、牙周脓肿,触碰或咀嚼时疼痛明显。
2、触诊反应不同
叩击牙齿引发剧痛提示牙源性疼痛,牙周探诊出血且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多为牙龈问题。牙齿松动伴牙龈红肿多属牙周疾病,而牙齿敏感无牙龈异常则倾向牙体疾病。
3、影像学检查结果
X线片显示牙根尖阴影或龋坏透影区可确诊牙痛,牙槽骨吸收或牙周膜增宽则支持牙龈痛诊断。锥形束CT能更清晰区分牙髓病变与牙周组织炎症。
4、常见病因区别
牙齿痛多与深龋、隐裂牙、牙髓坏死有关,牙龈痛常由菌斑堆积、创伤性咬合或全身性疾病导致。智齿冠周炎可能同时引起牙冠周围牙龈肿痛和邻牙放射痛。
5、治疗方式差异
牙痛需根管治疗或充填修复,牙龈痛需洁治术配合局部用药。急性牙髓炎需开髓减压,急性龈乳头炎则需局部冲洗上药。两种疼痛都可能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洁牙。避免过硬过冷食物刺激,控制血糖等全身性疾病。出现持续疼痛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腔疼痛更需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