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月经来了不走怎么回事
50岁月经来了不走可能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激素检测等方式明确病因。
1、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子宫内膜无法规律脱落。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时多时少,可能伴随潮热盗汗。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调节周期,或应用戊酸雌二醇片补充雌激素。
2、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刺激下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赘生物。常见症状为经期延长、点滴出血,超声可见宫腔内高回声团。需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可短期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复发。
3、子宫肌瘤
肌层良性肿瘤压迫宫腔或黏膜下肌瘤突出宫腔。典型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能伴有下腹坠胀。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症状严重时,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异常导致止血困难。除经期延长外,可能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需完善凝血四项检查,确诊后可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血小板。
5、子宫内膜癌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症状,50岁未绝经者表现为不规则出血。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伴血流异常,确诊需行诊断性刮宫。早期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晚期需配合放疗化疗。
50岁女性出现经期延长需记录出血天数及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饮食宜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K帮助凝血。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尤其出现非经期出血、分泌物异味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