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分娩过程中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肌纤维变性、子宫肌水肿或渗血等因素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产程延长、使用过多镇静剂等情况容易引发。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后子宫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呈阵发性增多。可通过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促进子宫收缩。
2、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胎盘滞留指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未排出;胎盘植入指胎盘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胎盘部分残留指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宫腔。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延迟、阴道流血不止。需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或清宫术,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止血。
3、软产道损伤
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破裂等。急产、手术助产、巨大儿分娩、会阴保护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临床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鲜红色血液流出。需及时缝合裂伤,严重者需行修补手术,可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辅助止血。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包括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为出血不凝、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血液制品,同时治疗原发病。
5、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是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指子宫底部向宫腔陷入甚至经宫颈翻出。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如过度牵拉脐带或按压宫底导致。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休克、阴道口可见球形肿物。需立即手法复位,失败者需手术复位,可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解痉。
产后出血的预防应从产前开始,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孕期注意营养均衡,预防贫血。分娩时避免产程过长,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产后密切观察出血量,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出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保持平卧位,注意保暖。恢复期加强营养,多食用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血红蛋白恢复。适当活动但避免劳累,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用药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