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耳朵流水怎么了
耳膜穿孔耳朵流水可能与外伤、感染、气压损伤、异物刺激、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外伤是耳膜穿孔的常见原因,如掏耳不当、头部撞击等,可能导致耳膜撕裂,伴随耳痛和少量出血。感染多见于中耳炎急性发作,脓液积聚压迫耳膜致穿孔,流水多为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热。气压损伤常见于潜水或飞行时压力骤变,耳膜内外压力失衡导致破裂,流水多为清亮液体。异物刺激如昆虫进入耳道后挣扎划伤耳膜,可能引发局部炎症渗出。肿瘤如外耳道癌或中耳癌侵蚀耳膜时,可出现血性分泌物及顽固性耳痛。
耳膜穿孔后流水性质可辅助判断病因。清水样液体可能为脑脊液耳漏,需警惕颅底骨折。黏稠脓液提示细菌感染,常见于化脓性中耳炎。血性分泌物可能与外伤或肿瘤相关。伴随眩晕需排查内耳受累,持续发热要警惕颅内并发症。儿童反复发作需排除先天性胆脂瘤。
耳膜穿孔期间应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勿自行掏耳或滴药。睡觉时可抬高患侧头部促进引流,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有助于组织修复。恢复期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防止气压变化影响愈合。若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穿孔愈合情况,较大穿孔经3-6个月未愈者可考虑鼓膜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