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炎前期怎么治愈呢

发布时间:2020-11-2057488次浏览

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萎缩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浅表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那么胃炎前期怎么治愈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一、消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粘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二、药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止痛药物治疗。胃酸增高如疣状胃炎可用雷尼替丁、氢氧化铝等。胃粘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菌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慢性胃炎的饮食原则

慢性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长期过量饮酒、浓茶、咖啡,长期过量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不按时进餐或不进早餐,盲目减肥控制进餐或暴饮暴食使胃黏膜受损伤。主要症状有上腹饱闷感、嗳气、反酸、恶心、烧心、隐痛、食欲下降等。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防治慢性胃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炎应及时治愈,防止转化为慢性胃炎。

通过以上专家对“得了胃炎怎么治”的详细解析,相信大家对得了慢性胃炎的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胃炎对于患者的危害也是不能忽视的,因此一旦患有胃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相关推荐

02:51
做完胃镜后的注意事项
做完胃镜后,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一、做完胃镜后2小时内,如果麻醉药未完全消退,此时不能进食水,以免咽部吞咽功能未完全恢复,刺激出现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二、在术后进食过程中,一定要多吃流质饮食,如牛奶、稀粥等,注意不能吃太热的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的损害。三、如果是胃镜取活检的患者,3天内要避免刺激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烟、酒、茶、咖啡、饮料等。另需观察排便情况,当粪便颜色发黑,要及时就医,可能是粪便带血。四、在检查过程后可吃养胃的食物,如米粥,切忌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造成左上腹肋骨下隐痛的原因是什么
左上腹的器官有胃底、胃体、胰体尾部、脾脏、降结肠脾曲,疼痛一般与这几个器官有关。一、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腹痛,伴有其它的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左肋下腹部的轻压痛,一般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通过胃镜检查可明确。可应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抑酸治疗等改善症状。二、慢性胰腺炎引起的胰尾部的炎症、胰尾部的恶性肿瘤、脾的恶性肿瘤均可出现左肋下腹部的隐痛,查腹部增强CT可明确诊断。三、胃癌也可以引起该部位的腹痛。四、降结肠脾区的恶性肿瘤,也可以引起局部的疼痛。
语音时长 02:15

2021-09-29

69352次收听

02:53
胃不好的人能吃芋头吗
芋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比较简单,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做完手术之后,如果是稳定期,没有腹痛、反酸、烧心,可以蒸着吃、煮着吃。因为芋头成分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消化,一般不会因为食物引起胃病的复发或者加重。当然有一部分高敏感性的患者,比如患者对很多的药品、食品都过敏,一接触这种食物就可能会出现全身起皮疹或者很痒,此时可以去医院的皮肤科或者变态反应科,做相关的食物过敏源的检测,了解是否有针对芋头成分过敏的情况,如果没有疾病到稳定期,可以放心大胆的吃。
胃炎引起肠鸣吗
胃炎发病期间,患者可以出现肠鸣症状。对于一些慢性胃炎患者而言,由于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受损情况,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由于胃对于食物的初步消化能力下降,会导致肠道的消化吸收负担加重,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肠功能紊乱。肠功能紊乱期间容易导致过多的气体和水分在肠道内蓄积,当肠道蠕动时,气体可以和水分混合在一起形成气泡,气泡破裂时可以引发咕噜响这种肠鸣音表现但是由于每位患者的个人体质、胃炎类型以及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发病时患者出现肠鸣症状的几率并不相同。
语音时长 01:08

2020-12-23

84470次收听

胃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急性单纯性胃炎病程较短,具有自限性;其他各型急性胃炎经治疗后,不留下任何后遗病变,但急性腐蚀性胃炎病程严重,后期可出现食管、胃幽门等部位的狭窄。(1)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2)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3)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
胃炎疾病的鉴别诊断
核心提示:消化性溃疡两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胃炎这种疾病的话,相信大家不是非常的陌生,但是要是说到和胃炎这种疾病类似的,估计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下面我站专家就关于胃炎这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来和大家说说,让大家对于
胃炎该怎样治疗呢
对于治疗胃炎,许多的朋友都比较的关心,因为胃病久治不愈,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胃炎患者都希望可以更好的治疗好这种疾病,胃炎患者在饮食上要特别的注意了。那么,胃炎该怎样治疗呢,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胃炎的引起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进行胃炎的治疗时,要从哪患病就从哪儿抓起,除了进行
急性胃肠炎应该吃什么食物好
急性胃肠炎的病因一定是和进食相关。通常患者都有进食不洁的前提。第一个洁是洁净的“洁”,指进食的东西不干净、污染了细菌,这种情况会造成急性的胃肠炎。第二个节是节制的“节”,指吃的太多、过饱,或者是吃了非常油腻的、难以消化的、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还有非常凉的这些食物,这些会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发生。病因找到了,是和吃有关系。对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手段。对于这样的患者,在发病前期,尤其在发病的急性期,建议患者喝一些盐水、糖水,或者是医院里有配好的一些平衡盐的溶液,这样使患者已经出现炎症的胃肠道黏膜会刺激最小,而使胃肠炎症逐渐的得以修复、治愈,所以胃肠炎饮食上还要多加注意。
语音时长 01:23

2020-07-23

58403次收听

01:50
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萎缩性胃炎的原因目前并不是非常明确,现在知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部的炎症,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可以导致黏膜的萎缩,进一步造成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第二,局灶性的胃窦萎缩,有人研究可能跟胆汁反流有一定的关系;第三,萎缩性胃炎有可能跟不当的饮食也相关,比如长期地饮酒吸烟,长期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暴饮暴食等都可能加重胃的负担,从而造成胃的疾病,是否能引起萎缩性胃炎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01:44
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药
浅表性胃炎根据不同的症状可以服用不同的药物:第一,如果患者以反酸、烧心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针对胃酸给予抑酸药,来缓解患者的症状;第二,如果患者以早饱、腹胀为临床表现,可以给一些促动力药以及消化酶来帮助缓解症状。浅表性胃炎没有一个特殊的用药,并不是每一个浅表性胃炎用药都一样,根据不同的症状,需要给予不同的药物,如果患者做胃镜显示是浅表性胃炎,如果注意饮食结构,比如说平时吃的比较清淡、也没有明显的油腻,这时候通过饮食结构的调整也可以缓解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任何药物。
胃疼吃什么食品
胃疼吃稀饭、馒头、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当真正的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是胃炎,或者是酸反流导致的一些不舒服时,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第一点,辛辣、刺激的食物还是要少吃,特别油腻的食物还是要少吃。另外,过多的甜食、咖啡、浓咖啡、浓茶会加重一些酸反流相关的症状,这些食物还是要尽量避免。饮食要清淡,三餐规律,也要注意适当的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尽快的把胃病调理好。老百姓常说:“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语音时长 01:17

2019-05-30

62344次收听

02:00
胃疼查什么
胃疼的患者经过门诊医生的初步问诊,如果怀疑是消化系统,尤其是上消化系统的胃不舒服,那么推荐做胃镜检查。如果患者有消化系统高危因素,比如家里人有胃癌的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那么建议尽早的去做胃镜检查。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不断普及,其实胃镜检查一点也不可怕、不痛苦,用一个镜子通过口腔插入胃腔里,就可以系统而完整地观察到从口腔黏膜到食管、贲门、胃腔,一直到十二指肠降部的所有黏膜的情况。而且一旦发现粘膜下层的病变,还可以用更为高级的超声胃镜,能够更好的看到胃黏膜下层的病变的情况。
胃炎吃药
胃炎一般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常说的是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是因为饮食不节为主,因此看急诊,吃几天药就会好。慢性胃炎一般最常见,人在这一生,都或多或少都会有慢性胃炎的发生。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因为是胃酸分泌减少,因此一般不用抗酸剂。浅表性胃炎一般因为胃酸刺激胃黏膜引起症状,会表现为胃疼、反酸、烧心、胃胀等等。因此首先用抑制胃酸的药,就是抗酸剂,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等。胃黏膜保护药,一般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等。还有是胃动力药,增加胃动力,主要是美沙拉嗪之类,这些药都可以应用,缓解症状,还有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是把胃炎分为几型,最常见的型就是肝郁气滞。第二个型就是湿热内阻,两型治疗,如果是中药加西药一起治疗情况下,相互会相加。大家应该选择适当的治疗,胃炎不太难治,一般情况下是1到2周就会好。
语音时长 02:09

2019-03-28

52349次收听

胃镜检查痛苦吗
胃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类消化道疾病,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压力大,平时更是不怎么爱做饭,外卖吃多了就容易影响胃肠道功能。一旦胃部有炎症,就可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胃出血等症状,很多人都会考虑做个胃镜检查,那么胃镜痛苦吗?
胃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增高的原发病预防
胃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增高,原发病的预防措施有改变饮食结构、调整情绪、药物预防。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