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便秘了怎么办
胰腺炎患者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胰腺炎合并发热通常由感染、炎症反应、胰腺坏死、胆道梗阻、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帮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冰袋冷敷额头,每次持续10-15分钟。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
2、调整饮食
急性期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症状缓解后从清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低脂半流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恢复期可少量多餐,每日进食5-6次。
3、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2500毫升,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节电解质平衡。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合并呕吐时需静脉补液,监测血钠、血钾水平。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胰腺负担。
4、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胰腺水肿可选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抑制胰酶分泌。疼痛明显时可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避免使用吗啡以免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
5、手术治疗
对于胰腺坏死合并感染、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等情况,需行腹腔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放置引流管持续冲洗,配合静脉营养支持。术中需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
胰腺炎患者出现发热时应立即卧床休息,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腹痛程度和呕吐频率。恢复期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摄入。定期复查血淀粉酶、腹部超声,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急诊处理。注意手部卫生,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