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碘治疗甲亢的危害是什么
放射碘治疗甲亢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性甲状腺炎、暂时性甲亢加重、唾液腺损伤及远期致癌风险等危害。该治疗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但可能对周围组织产生辐射影响。
1、甲状腺功能减退
放射碘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过度导致。患者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替代激素药物,如优甲乐、雷替斯、加衡等。早期可能表现为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症状,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放射性甲状腺炎
治疗后1-2周可能出现颈部疼痛、肿胀等放射性甲状腺炎表现,与辐射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通常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短期服用泼尼松片。
3、甲亢症状加重
放射碘起效前2-4周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症状加重,因被破坏的甲状腺细胞释放储存的激素所致。此时需密切监测心率,必要时使用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
4、唾液腺损伤
放射性碘可能蓄积于唾液腺导致口干、味觉改变等症状。治疗后多饮水、含服维生素C片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促进排泄,严重者需使用毛果芸香碱片刺激唾液分泌。
5、远期致癌风险
大剂量放射碘可能轻微增加白血病、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生概率,但总体风险较低。治疗后应避免备孕6个月,育龄期女性需严格避孕。
接受放射碘治疗后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初期每4-6周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稳定后改为每6-12个月复查。日常注意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出现心悸、手抖等甲亢复发症状或嗜睡、浮肿等甲减表现时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建议单独使用餐具并加强卫生间清洁,减少放射性物质对家人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