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溃疡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食管溃疡可能由胃酸反流、药物刺激、感染、放射治疗、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等症状。
1、胃酸反流
胃酸反流是食管溃疡最常见的原因,胃酸长期刺激食管黏膜可导致溃疡形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胃酸容易反流至食管。这类患者常伴随烧心感,夜间症状可能加重。治疗需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2、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可能损伤食管黏膜。某些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片在食管滞留时会产生局部刺激。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注射液也可能引起食管溃疡。用药时应保持直立姿势并用足量水送服,避免睡前服药。
3、感染因素
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导致感染性食管溃疡。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内镜检查可见特征性黏膜改变,确诊需病理活检。抗真菌药如氟康唑胶囊、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片是主要治疗选择。
4、放射治疗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食管可能受到辐射损伤。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通常在放疗开始后2-3周出现,表现为吞咽疼痛。慢性损伤可发展为食管溃疡甚至狭窄。治疗以对症为主,可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严重时需暂停放疗。
5、免疫系统异常
克罗恩病、白塞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食管。这类溃疡通常较深且顽固,常规抑酸治疗效果有限。需控制原发病,可能需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内镜随访监测并发症很重要。
食管溃疡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戒烟限酒。进食后保持直立姿势1-2小时,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保持健康体重,避免紧身衣物增加腹压。按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内镜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