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有哪些分类
鼻窦炎按病程和病因可分为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窦炎和牙源性鼻窦炎五种类型。
1、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病程在4周以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患者可出现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部分伴有发热。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配合鼻腔冲洗缓解症状。
2、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可能与细菌生物膜形成或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典型表现为长期鼻塞、嗅觉减退和面部压迫感。需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严重者需行鼻内镜手术。
3、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由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导致,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前者可能破坏骨质。诊断依赖病理检查,治疗需手术清创联合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片。
4、过敏性鼻窦炎
过敏性鼻窦炎与过敏体质相关,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诱发。除鼻窦炎症状外,常伴频繁喷嚏和眼痒。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严重时需免疫治疗。
5、牙源性鼻窦炎
牙源性鼻窦炎因上颌磨牙根尖感染波及上颌窦所致。特征为单侧脓涕伴牙痛,口腔检查可见病源牙。治疗需拔除病源牙,配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必要时行上颌窦开窗术。
鼻窦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性气体,过敏体质者需做好环境控制。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稀释分泌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