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应该怎么办
外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止痛药物、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外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外耳炎患者应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加重感染。用干净毛巾轻轻擦拭外耳,不要用棉签深入耳道,以免损伤皮肤或推入耳垢。
2、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细菌性外耳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物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数分钟。真菌性外耳炎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
3、口服抗生素
严重感染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需要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可全身控制感染,但需完成整个疗程以防耐药性产生。
4、止痛药物
外耳炎常伴有耳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疼痛。避免用力擤鼻或压迫患耳,以防加重不适。
5、手术引流
耳道脓肿形成时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清除脓液并放置引流条。术后需定期换药,配合抗生素治疗以防复发。
外耳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掏耳、保持耳道清洁干燥,游泳后及时擦干耳朵。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耳痛加剧、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抓挠耳朵,并避免自行使用滴耳药物。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扩散,出现眩晕、面瘫等并发症时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