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阵痛是怎么回事
子宫阵痛可能由生理性宫缩、先兆流产、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观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1. 生理性宫缩
妊娠中晚期出现的短暂、不规则子宫收缩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胎儿活动或子宫敏感度增加有关。表现为下腹轻微紧绷感,无规律性且不伴随出血。可通过左侧卧位休息、补充水分缓解,无须特殊治疗。若频率超过每小时4次或强度加剧需警惕早产可能。
2. 先兆流产
孕早期阵痛伴随阴道流血可能提示先兆流产,与胚胎发育异常或孕酮不足有关。疼痛呈持续性坠胀感,可能伴有腰骶部酸胀。需立即卧床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黄体酮胶囊或地屈孕酮片进行保胎治疗,同时禁止剧烈活动。
3. 原发性痛经
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绞痛,可放射至腰背部。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热敷下腹或服用益母草颗粒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4. 盆腔炎性疾病
细菌上行感染引发的盆腔炎症可导致持续性下腹隐痛,伴随发热、异常分泌物。可能与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有关。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给药。
5.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盆腔生长,月经期引发出血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性交痛、排便痛。医生可能建议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抑制内膜生长,或使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降低雌激素水平,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腹腔镜手术。
日常应注意记录疼痛发作时间、强度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经期可饮用姜茶或热敷腹部,但突发剧烈疼痛或怀孕期间阵痛必须及时就诊。保持会阴清洁,性生活前后注意卫生,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