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皮肤病怎么办
麻疹皮肤病可通过隔离防护、皮肤护理、对症用药、并发症监测、疫苗接种等方式治疗。麻疹通常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需及时就医干预。
1、隔离防护
确诊后需立即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患者居住环境应保持通风,衣物餐具单独消毒。家长需对儿童患者全程监护,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2、皮肤护理
皮疹期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可用温水清洁皮肤,禁用刺激性洗剂。若出现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合并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外用。
3、对症用药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咳嗽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维生素A软胶囊有助于减轻症状,但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并发症监测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高热惊厥、呼吸困难或耳痛等症状,警惕肺炎、脑炎等并发症。若出现结膜充血需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角膜炎,腹泻脱水时需口服补液盐散Ⅲ调节电解质。
5、疫苗接种
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接触者应在72小时内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进行应急免疫。康复后患者体内会产生持久免疫力,但需按计划完成后续疫苗接种程序。
患病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食用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海鲜等发物。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500-2000毫升,康复后逐步增加瘦肉、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免疫功能指标。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流行季节减少公共场所暴露,家庭成员应共同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