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不吃奶怎么办
婴儿不吃奶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检查口腔健康、排查过敏因素、改善进食环境、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婴儿拒奶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鹅口疮、牛奶蛋白过敏、环境干扰、疾病不适等原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
采用半直立姿势喂养,避免平躺喝奶导致呛咳。奶嘴流速需匹配月龄,新生儿适用S号慢流量奶嘴。哺乳时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气,喂养间隔2-3小时,单次喂养不超过20分钟。若为配方奶喂养,注意按标准比例调配,水温控制在40℃左右。
2、检查口腔健康
鹅口疮可能引起进食疼痛导致拒奶,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凝乳状斑块。家长可用棉签轻柔检查婴儿舌面、颊黏膜,发现异常时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出牙期牙龈肿胀可冷藏牙胶缓解,哺乳前清洁母亲乳头避免真菌交叉感染。
3、排查过敏因素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呕吐、湿疹伴拒奶,可尝试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母乳喂养母亲需忌口乳制品、鸡蛋等易致敏食物,观察2周症状改善情况。严重过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基酸配方粉,避免擅自更换奶粉品牌。
4、改善进食环境
保持25℃左右室温,避免强光噪音干扰。哺乳时与婴儿皮肤接触,用温柔语调交流建立安全感。厌奶期可尝试更换喂奶姿势或地点,少量多次喂养。夜间迷糊奶可能更易接受,但需注意避免养成依赖。
5、及时就医
持续拒奶超过24小时伴尿量减少需急诊处理。发热、嗜睡、囟门凹陷提示脱水或感染,可能需静脉补液。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表现为喷射性呕吐,需超声确诊后行幽门肌切开术。中耳炎疼痛拒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抗感染。
家长应记录每日进食量、排尿次数及伴随症状,3个月以下婴儿拒奶超过8小时即需就医。哺乳期母亲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生长迟缓需排查代谢性疾病。注意奶瓶、餐具每日消毒,冲调奶粉前清洁双手。若婴儿对某种奶粉长期抗拒,可咨询医生后尝试更换不同品牌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