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蚊子咬后肿得很大怎么办
宝宝被蚊子叮咬后局部明显肿胀,可通过冷敷消肿、外用药物止痒、避免抓挠、观察过敏反应、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蚊虫叮咬后的肿胀通常与过敏反应、皮肤敏感度、叮咬部位等因素有关。
1、冷敷消肿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纱布,轻轻敷在肿胀处5-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和局部充血,缓解瘙痒感。重复进行2-3次,间隔1小时以上,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保持皮肤干燥,无须涂抹其他物品。
2、外用药物止痒
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能中和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缓解瘙痒;激素类药膏可抑制局部过敏反应。家长需注意药物仅涂抹于完整皮肤,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每日使用不超过2次。
3、避免抓挠
给宝宝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皮肤引发感染。瘙痒明显时可轻拍患处代替抓挠。保持环境温度适宜,过热会加重瘙痒感。若出现抓破皮损,需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观察过敏反应
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呕吐等全身过敏症状。蚊虫叮咬过敏可能与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关,表现为速发型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
5、及时就医
若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直径超过5厘米或伴随发热,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严重感染者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日常需做好防蚊措施,使用婴幼儿专用驱蚊贴或蚊帐,避免黄昏时段外出。穿着浅色长袖衣物,家中安装纱窗并定期清理积水。被叮咬后饮食宜清淡,暂禁海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洗澡水温不超过38℃。若宝宝既往有严重蚊虫叮咬过敏史,建议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以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