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如何区分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可通过咳嗽性质、伴随症状、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体征检查等方式区分。主要有干咳与湿咳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判断、急性与慢性分类、过敏原或刺激物识别、肺部听诊辅助诊断等要点。
1、干咳与湿咳鉴别
干咳通常无痰或少量黏痰,常见于咽喉炎、过敏性咳嗽或哮喘早期,咳嗽声音清脆;湿咳伴随明显痰鸣音或咳痰动作,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痰液可能为白色黏液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
2、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判断
感染性咳嗽多伴随发热、流涕等全身症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黄脓痰;非感染性咳嗽如过敏性咳嗽常突发且与接触过敏原相关,运动后或夜间加重,通常无发热。
3、急性与慢性分类
急性咳嗽持续2周内,多由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引起;慢性咳嗽超过4周需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或鼻后滴漏综合征,可能表现为晨起或体位变化时咳嗽加剧。
4、过敏原或刺激物识别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后出现的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常伴眼痒或喷嚏;冷空气、烟雾等物理刺激引发的咳嗽多在暴露后立即发生,脱离环境后缓解。
5、肺部听诊辅助诊断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辨别哮鸣音、湿啰音等特征音,哮鸣音提示气道痉挛如哮喘,湿啰音常见于肺炎或支气管扩张,必要时需结合胸片或肺功能检查确诊。
家长应记录咳嗽发作时间、频率及诱因,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二手烟及强烈气味刺激。6个月以上儿童可适量饮用温水缓解咽喉不适,1岁以上可少量食用蜂蜜。若咳嗽伴随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或持续高热,须立即就医。慢性咳嗽患儿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日常注意规避致敏物质,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控制症状,避免盲目使用镇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