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肤痒是怎么回事
夏季皮肤痒可能与蚊虫叮咬、汗液刺激、日光过敏、真菌感染、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避免搔抓、冷敷止痒、外用药物、穿透气衣物、保持皮肤湿润等方式缓解。
1、蚊虫叮咬
夏季蚊虫活跃,叮咬后释放的唾液蛋白会引发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肿瘙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户外活动建议使用驱蚊喷雾,穿浅色长袖衣物。
2、汗液刺激
高温出汗导致汗液滞留皮肤表面,汗液中盐分和代谢产物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需及时用清水清洁皮肤,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衣物。反复汗液刺激可能诱发痱子,表现为密集小丘疹。
3、日光过敏
紫外线照射可能引起光敏性皮炎,表现为曝光部位红斑伴灼痒感。外出前30分钟涂抹SPF30以上防晒霜,戴宽檐帽防护。严重者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4、真菌感染
湿热环境易滋生真菌,引发体癣、股癣等感染,表现为环形红斑伴脱屑。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5、皮肤干燥
空调房内湿度降低会导致角质层水分流失,引发干燥性瘙痒。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尿素的身体乳,水温控制在38℃以下。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夏季皮肤护理需注意保持环境通风,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出现持续瘙痒、皮疹扩散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选择温和无皂基清洁产品,贴身衣物需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