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肌腱炎治疗方法有什么
慢性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慢性肌腱炎通常由长期劳损、外伤、感染、代谢异常、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患处。手指肌腱炎可采用铝制夹板固定,跟腱炎建议穿足跟垫高的鞋子。制动时间一般为2-4周,期间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肉力量。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用频率为1-3MHz。冲击波治疗适用于钙化性肌腱炎,每周1次,3-5次为疗程。红外线照射每次20分钟,可缓解慢性炎症。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发作,每次不超过15分钟。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疼痛,塞来昔布胶囊对胃肠刺激较小。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病例可进行皮质类固醇注射,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玻璃酸钠注射液能改善肌腱滑动功能。
4、中医治疗
针灸取穴以局部阿是穴为主,配合阳陵泉等远端穴位。推拿采用揉捏、弹拨等手法松解粘连。中药熏洗可用红花、伸筋草等组方,每日1剂。小针刀疗法对腱鞘狭窄效果显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5、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肌腱清理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术后3天可开始被动活动。开放性肌腱修复术用于完全断裂病例,需石膏固定4-6周。跟腱炎可进行肌腱延长术,术后6周逐步负重。术后需配合系统康复训练预防粘连。
慢性肌腱炎患者应避免重复性动作,工作时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前充分热身,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饮食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肌腱修复。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BMI建议保持在18.5-23.9之间。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复查,防止发展为肌腱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