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扎到关节肿痛怎么办
被刺扎到关节肿痛可通过消毒处理、药物消炎、物理消肿、预防感染、就医清创等方式缓解。关节肿痛通常由异物刺激、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组织损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消毒处理
被刺扎伤后应立即用碘伏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表面污物。若刺入较浅可用消毒镊子沿刺入方向缓慢拔出,避免折断残留。处理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每日更换1-2次直至愈合。此方法适用于竹木等非金属类细小异物刺伤。
2、药物消炎
若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口服药物可选择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等广谱抗菌药。关节肿胀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减轻炎症反应。
3、物理消肿
伤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用40℃左右温水浸泡或热毛巾外敷。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利用重力作用减轻局部充血。
4、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污水或污染物。铁锈类金属刺伤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出现化脓、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5、就医清创
当刺入较深无法自行取出,或伴随关节活动受限、持续剧痛时,需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在局麻下手术扩大创口取出异物,严重者需关节腔冲洗。术后需定期换药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日常应注意劳动保护,处理尖锐物品时佩戴手套。受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促进愈合。关节肿痛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皮肤发黑、流脓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到骨科或急诊科就诊。恢复期间可进行关节非负重活动,防止粘连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