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的后遗症
腰椎穿刺后可能出现头痛、神经根刺激症状、感染等后遗症,多数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腰椎穿刺是神经科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操作,通过穿刺蛛网膜下腔获取脑脊液或注射药物。
腰椎穿刺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低颅压性头痛,发生率较高但症状较轻。头痛多发生在穿刺后24-48小时内,表现为直立位加重、平卧位缓解的特点。这种头痛与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有关,通常持续2-5天可自行消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伴随症状。保持平卧位休息、适当补液有助于缓解症状。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这与穿刺过程中神经根受到机械刺激有关,症状多为一过性,数天内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感染,包括穿刺部位局部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风险与操作环境、无菌技术执行情况相关,表现为发热、头痛加重、颈项强直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腰椎穿刺后应保持平卧位休息6-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出现持续头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穿刺部位感染等情况的患者应谨慎选择腰椎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