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怎么检查出来
附件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测、腹腔镜检查等方式确诊。附件炎通常由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手术操作感染、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压痛情况。急性附件炎患者可能出现宫颈举痛、附件区明显压痛,慢性附件炎可能触及附件增厚或包块。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月经期应避免检查。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增高。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大量白细胞,pH值异常。淋病奈瑟菌培养或衣原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增粗、积水或卵巢脓肿。CT或MRI适用于复杂病例,可评估盆腔脓肿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影像学检查前需饮水憋尿,月经期不影响检查结果。
4、病原体检测
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检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PCR技术能快速检测病原体核酸。药敏试验可指导抗生素选择。采集标本时应避免阴道冲洗和使用润滑剂。
5、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能直接观察输卵管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等病变,同时可进行组织活检和治疗操作。适用于诊断困难或需手术治疗的病例。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注意切口护理。
确诊附件炎后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下腹部热敷可缓解疼痛。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防止转为慢性。定期复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慢性附件炎患者可进行适当盆腔理疗,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