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是怎么造成的
手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直接接触传染源、手足多汗、免疫力低下、长期潮湿环境刺激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红斑、脱屑、水疱伴瘙痒,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
1、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中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是主要致病菌,通过接触患者皮损、共用毛巾等物品传播。感染后菌丝侵入角质层繁殖,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
2、手足多汗
汗液浸渍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角质层含水量增高利于真菌定植。多见于青少年、体力劳动者,夏季症状加重。建议保持局部干燥,必要时使用氯化铝溶液抑制汗腺分泌。
3、免疫缺陷
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顽固性手癣。免疫功能低下时,皮肤对真菌的清除能力下降,感染易扩散。需在控制基础疾病前提下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
4、环境刺激
频繁接触洗涤剂、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会破坏皮肤屏障,水产工作者、家庭主妇等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表现为指缝糜烂、皲裂,建议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
5、糖尿病影响
血糖控制不佳者皮肤糖含量增高,为真菌生长提供营养。常合并足癣形成两足一手综合征,需同步监测血糖并使用酮康唑洗剂辅助治疗。
预防手癣需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个人物品,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需增强体质。出现持续脱屑、瘙痒时应尽早就医,避免搔抓导致继发细菌感染。治疗期间衣物需煮沸消毒,配偶建议同步检查预防交叉感染。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