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腔肿物
鼻腔肿物是指发生在鼻腔内的异常增生组织,可能由炎症、息肉、囊肿或肿瘤等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出血或嗅觉减退。
1、炎症性肿物
鼻腔炎症性肿物多由慢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刺激导致黏膜增生形成。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鼻塞、黏脓性分泌物,部分伴随头痛。治疗需控制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抗炎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2、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黏膜长期水肿形成的良性肿物,常见于过敏体质或哮喘患者。典型表现为双侧鼻塞进行性加重、嗅觉丧失,可能伴随打鼾。轻症可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体积较大者需行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3、血管瘤
鼻腔血管瘤属于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好发于鼻中隔或下鼻甲,特征为反复鼻出血且出血量较大。确诊需依靠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可能需行血管栓塞减少出血风险。
4、乳头状瘤
鼻腔乳头状瘤具有局部侵袭性,表面呈乳头状突起,易复发。患者常有单侧鼻塞、血性鼻涕,可能破坏周围骨质。需完整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恶变。
5、恶性肿瘤
鼻腔恶性肿瘤如鳞癌、腺样囊性癌等,早期症状与良性肿物相似,后期可能出现面部麻木、视力改变。确诊需活检病理,治疗需结合手术、放疗和化疗。长期接触甲醛、镍等化学物质者为高危人群。
发现鼻腔肿物应尽早就诊耳鼻喉科,避免用力擤鼻或自行抠挖。日常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过敏患者需远离粉尘、花粉等过敏原。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恶性肿瘤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头痛加剧、视力变化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