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需要什么样的检查
牙周病通常需要牙周探诊、X线检查、口腔微生物检测、血液检查、咬合功能评估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牙周组织破坏程度、感染类型及全身健康状况。
1、牙周探诊
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正常值为1-3毫米,超过3毫米提示牙周袋形成。探诊同时观察牙龈出血、溢脓情况,评估炎症活动性。检查需覆盖全口28颗牙齿的6个位点,记录附着丧失程度。
2、X线检查
根尖片或全景片可显示牙槽骨吸收模式,水平型吸收提示慢性炎症,垂直型吸收多与咬合创伤相关。骨吸收超过根长1/3属于中重度牙周炎。数字化X线辐射量约为传统片的10%。
3、口腔微生物检测
通过PCR或显微镜检检测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等致病菌。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高毒力菌株感染可能需辅助抗生素治疗。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关注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急性感染,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对牙周炎的影响,C反应蛋白反映全身炎症水平。妊娠期女性需加测雌激素水平。
5、咬合功能评估
使用咬合纸记录早接触点,分析异常咬合力分布。夜磨牙患者需配合肌电图检查,严重咬合创伤可能导致牙周组织快速破坏。
确诊牙周病后应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氯己定漱口水,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妊娠期女性更需加强口腔护理,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龈炎症。出现牙齿松动或牙龈肿痛加剧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