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后如何护理
肛瘘手术后可通过保持伤口清洁、调整饮食结构、规范用药、避免久坐久站、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感染扩散、肛门腺体阻塞、克罗恩病、结核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伤口清洁
术后需每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肛门及伤口,清洗后使用医用纱布轻轻蘸干。排便后应及时清洁,避免粪便残留导致感染。禁止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洁剂,清洗水温不宜过高。若医生开具高锰酸钾溶液,可按比例稀释后坐浴5-10分钟。观察伤口有无渗液、红肿等异常,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2、调整饮食结构
术后初期选择小米粥、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燕麦等,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易产气食物,减少排便时对伤口的摩擦。可适量补充含优质蛋白的鱼肉、鸡蛋帮助组织修复。腹泻或便秘均需调整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或蒙脱石散调节。
3、规范用药
根据医嘱按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外用药包括复方角菜酸酯乳膏促进愈合,以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禁止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使用栓剂时应轻柔操作。出现皮疹、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复诊。
4、避免久坐久站
术后1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坐立时使用中空坐垫减轻肛门压力,单次坐立时间不超过30分钟。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或骑跨动作,防止伤口裂开。睡眠时选择侧卧位,减少伤口压迫。术后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5、定期复查
术后7-10天需首次复查评估愈合情况,之后每2周复查直至痊愈。医生可能进行指检或肛门镜检,观察有无假性愈合或新发感染。若出现发热、持续疼痛、脓性分泌物等需提前复诊。慢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患者需延长随访周期至3-6个月,必要时行磁共振检查。
肛瘘术后恢复期通常需要4-8周,期间应穿宽松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可进行提肛运动强化盆底肌,每日3组每组10次。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以促进组织修复。术后3个月内避免肛门区域侵入性操作,如灌肠或肛门测温。若伤口愈合不良可能需二次清创,因此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