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要如何治疗
子宫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肌瘤大小、症状及生育需求综合评估。
1、药物治疗
适用于肌瘤较小或症状较轻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可缩小肌瘤体积,缓解月经过多;米非司酮片能抑制孕激素受体,减少出血;中成药如桂枝茯苓胶囊可辅助调节内分泌。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肌瘤变化,若效果不佳需调整方案。
2、聚焦超声治疗
通过高强度超声波精准消融肌瘤组织,保留子宫完整性。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且肌瘤直径5厘米以下者。治疗后需随访3-6个月评估疗效,可能出现下腹隐痛等短暂不良反应。
3、子宫动脉栓塞术
介入栓塞肌瘤供血动脉使其缺血萎缩。对多发性肌瘤或手术高风险患者适用,术后需警惕发热、盆腔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约20%患者可能因侧支循环建立需二次治疗。
4、腹腔镜肌瘤剔除
微创手术适合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创伤小且恢复快。术中需注意缝合深度以防妊娠期子宫破裂,术后避孕12-18个月。复发率与肌瘤数量正相关,多发者需谨慎选择。
5、子宫切除术
针对肌瘤过大、症状严重或无生育需求患者。经阴道切除术适合子宫脱垂者,腹腔镜辅助术式减少创伤。术后需关注卵巢功能变化及盆底康复训练,必要时激素替代治疗。
子宫肌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限制红肉及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来源;规律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经量骤增、贫血加重或压迫症状时及时就诊;合并贫血者可补充铁剂,同时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治疗期间避免服用含雌激素保健品,绝经后肌瘤多数自然萎缩但仍需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