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的牙套掉了怎么办
牙套脱落可通过重新粘接、临时固定、就医处理等方式解决。牙套脱落通常由粘接剂失效、外力撞击、牙齿形态变化等原因引起。
1、重新粘接
若脱落的牙套完整无破损,可尝试用清水冲洗后暂时放回原位。避免使用强力胶水等非医用粘接剂,防止损伤牙体或影响后续专业粘接效果。保存好脱落的牙套,尽快联系主治医生预约复诊。
2、临时固定
可使用医用蜡或正畸保护蜡暂时固定脱落的牙套。将蜡揉软后包裹在托槽底部,轻轻按压在牙齿表面。这种方法仅作应急使用,需在24小时内就医处理。进食时需避免咀嚼硬物。
3、就医处理
牙科医生会彻底清洁牙面及托槽,使用专用粘接剂重新固定。对于反复脱落的牙套,可能需要调整托槽位置或更换新型粘接系统。若伴随钢丝变形或断裂,需同步更换矫正部件。
4、粘接剂失效
可能与唾液污染、粘接操作不规范、日常咀嚼过硬食物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托槽松动但无疼痛。医生会采用酸蚀处理增强粘接力,必要时使用更耐用的树脂粘接材料。
5、牙齿移动
矫正过程中牙齿位置改变可能导致托槽不贴合,通常伴随矫正钢丝移位。需通过重新定位托槽或调整钢丝弧度来解决。严重牙齿扭转者可能需要辅助装置辅助固位。
牙套脱落后应避免自行处理,及时联系正畸医生。日常护理中需注意避免啃咬硬物,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托槽周围,定期使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进食较硬食物时可切成小块,矫正期间建议每餐后使用含氟漱口水。若发现其他托槽有松动迹象,应提前预约检查防止连续脱落。保持规律复诊频率,医生会根据牙齿移动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