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得了盆腔炎怎么治疗
怀孕期间得了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影响胎儿。盆腔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发热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
妊娠期盆腔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奇霉素片等。治疗前需进行药敏试验,避免使用喹诺酮类等禁忌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胎儿状况。
2、中药调理
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颗粒、妇炎康片可在医师评估后使用,需避免含红花、桃仁等活血成分的药材。中药熏蒸或坐浴需谨慎操作,防止高温刺激引发宫缩。
3、物理治疗
超短波理疗等无创方式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治疗强度需调至孕妇耐受范围,单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腹部直接照射。急性期伴有高热时禁用。
4、体位护理
采取半卧位减轻盆腔充血,每日保持30-45度倾斜卧床2-3小时。睡眠时用孕妇枕支撑腰腹部,避免久坐压迫盆腔。急性发作期需绝对卧床。
5、饮食管理
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浆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食用马齿苋、蒲公英等具有抗炎作用的野菜。
妊娠期盆腔炎患者需每周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变化。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出现规律宫缩、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减少爬楼梯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炎症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