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治小儿腹泻效果

28068次浏览

小儿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这样的疾病和孩子饮食不当也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出现了小儿腹泻疾病一定要及时做好治疗,避免给孩子带去太多的肠胃健康影响,那么小儿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小儿腹泻伴发热中医如何处理

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不外是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虚弱。而腹泻伴发热既可见于感受外邪致病,亦可见于内伤乳食致病。具体讲,发热可见于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此外还可见于泻下无度,水阴耗损所致的伤阴证。中医中药不仅对小儿泄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腹泻伴见的发热同样有确切疗效,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二。

风寒泻一般除泄泻、发热外,常伴肠鸣腹痛,大便色淡,鼻流清涕等症,临证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发热重者加用荆芥、防风之类。湿热泻多见于暑湿季节,除腹泻、发热外,常见大便色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诸症,临床可予葛根芩连汤加减。身热重者加用生石膏、滑石、知母之类。伤食泻通常除泄泻、发热,常见大便酸臭、腹胀纳呆、恶心呕吐等,临床一般予保和丸加减,兼身热者用连翘、黄芩、黄连之类。

除上述分型外,临床尚可见到由于暴泻无度,耗损阴津,阴亏内热而见发热者。相当于西医所言“脱水热”。对此型发热,临床可予连梅汤加减。另可加用生葛根以退热生津。

在中药治疗小儿泄泻发热的同时,临床尚可根据患儿情况,酌情选用针刺、推拿等方法做为辅助治疗,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十分有益。

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由致病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叫肠炎。细菌引起的有痢疾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病毒引起的为病毒性肠炎,其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还有一种近几年来发现的轮状病毒,因其形态似车轮,因此而得名。致病性大肠杆菌炎多发生在夏季,所以也称夏季腹泻。病毒性肠炎多见于秋季,故也称秋季腹泻。这类腹泻也称感染性肠炎或感染性腹泻。

由于饮食质量问题引起腹泻的有:吃了不新鲜或变质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常常又吐又拉,称为急性胃肠炎。因为食物的量或质超过了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负担过重引起腹泻的叫消化不良,也即中医所说的“伤食泻”。

小儿腹泻疾病是生活当中的常见疾病,所以家长们有必要了解小儿腹泻疾病的治疗方法,这样的话可以在患有疾病的时候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做好治疗,避免太多的危害发生。也能够给孩子减少一些病痛折磨。

相关推荐

02:46
宝宝拉稀水便怎么办
宝宝拉稀水便可能是饮食不当、腹部着凉或者感染等导致的。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饮食方面,进食需少量多次;日常护理过程中,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给宝宝使用外用药物如丁桂儿脐贴进行治疗,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外用贴剂,不用口服,避免噎呛,宝宝接受度更高
02:13
宝宝腹泻老不好怎么办
宝宝腹泻如果总反复,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按摩推拿法等方法进行治疗。一、饮食调理:可以给宝宝吃胡萝卜泥、小米粥、软面条、绿叶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帮助大便成形,加速宝宝康复。二、药物治疗:可以选择具有散寒、健脾、抗菌、抗病毒功能的药物治疗,如外用药,可直接贴于脐部,起效较快。三、按摩推拿法:家长可以将手掌搓热后放在宝宝的肚子上,轻揉2分钟左右,同时温暖腹部,改善症状。
02:17
宝宝拉肚子可以贴丁桂儿脐贴吗
宝宝拉肚子可以贴丁桂儿脐贴。丁桂儿脐贴由丁香、肉桂等中药组成,通过脐部给药,药物可以快速渗透,直达患处,起效快、效果好,成分安全,药性温和,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宝宝拉肚子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习惯改变,或对于外界的冷热变化不敏感,受到寒邪侵袭,或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建议家长在宝宝的日常护理过程中,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天气变化时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饮食方面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逐渐添加辅食,避免短时间内杂食或摄入过量,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
02:35
孩子拉肚子吃什么食物好
孩子拉肚子,在饮食方面,应该让孩子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添加米糊,米糊有助于消化,其本身的物质结构就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止泻。水煮胡萝卜或者苹果,它们是碱性食物,也能起到止泻、抑菌的作用。另外,应避免添加过多高营养和刺激食品,以免加重孩子的胃肠道负担。孩子拉肚子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发酵或胀气的食物以及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避免加重腹泻。除注意饮食外,宝宝拉肚子如果很严重,可以外用丁桂儿脐贴,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还可内服益生菌、蒙脱石散。
2岁宝宝拉肚子拉水怎么办
两岁宝宝拉肚子拉水,最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判断拉肚子拉水的产生原因。部分宝宝拉肚子拉水可能是细菌感染引发,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治疗,比如头孢菌素片、阿莫西林等药物。若是病毒感染引发的拉肚子可以选择进行一般治疗,病毒感染引发的拉肚子有一定的自限性,3~7天左右就会逐渐恢复。平时需要做好补水工作。若拉水情况比较严重,可以使用止泻药物治疗,比如蒙脱石散等药物,平时还需要多给孩子喝水,保持清淡饮食。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91942次收听

宝宝拉肚子又吐吃什么好
宝宝出现拉肚子,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给宝宝适当的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以流食或者是半流食,以及无粗纤维低脂肪的饮食为主,例如稀饭,面条,牛奶等,避免吃过于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并适当的多喝一些温开水。同时建议家长应当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宝宝拉肚子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是给宝宝喂服一些消炎止痛,止泻抗感染的药物,或者是给宝宝喂服一些肠道益生菌进行调理肠胃,就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80440次收听

01:34
小儿可以吃益生菌吗
小儿肯定是可以吃益生菌的。因为益生菌就是人正常的菌群,尤其是小孩在有胃肠道疾病的情况下,补充益生菌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补充益生菌对于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好处,好处就在于最主要的是发挥占位效应。因为正常菌群占据了异常的细菌和致病的细菌,就不会在这个地方存留,不能存留就都不能增多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益生菌要大量的补充,但是如果是没有明显的疾病状态,也不建议长期服用,因为毕竟是一种药物成分。
小儿腹泻要如何预防
小儿腹泻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小儿腹泻会给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技术的发展,小儿腹泻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少儿腹泻的病发率却越来越高。所以预防少儿腹泻是很重要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小儿腹泻呢?
中药治小儿腹泻的方法
小儿腹泻的出现家长担心不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长根据宝宝出现腹泻的症状,及时的进行分析治疗。那么小儿腹泻中医应如何治疗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祝愿宝宝早日康复!
儿童急性腹泻伴呕吐应该怎么办
儿童腹泻的时候伴有呕吐是很常见的。如果是呕吐不严重,偶尔吐一次两次,量也不大,孩子精神很好,家长就继续观察。如果相对来说比较重一点的话,家长可以先停止给他喂食,咱们先观察。如果呕吐比较重,孩子精神不好,腹泻也比较重,或者伴有发热、精神萎靡、尿少了,这个时候他可能是病重的表现。然后家长还要观察孩子呕吐的一些呕吐物的情况。如果呕吐物就是他吃进去的东西,他的胃的内容物,比如说奶、粥这一类的,问题也不是很大,家长先观察。如果伴有胆汁或者伴有那种一些血丝什么的,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这个时候家长要尽快的去医院请医生作出判断,给予处理。
语音时长 01:14

2020-03-12

59898次收听

轮状病毒性腹泻可以传染吗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传染性的疾病,在传染病疾病里属于丙类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的传染,极个别可能呼吸道会有传染,在轮状病毒流行的期间尽量是少带孩子去这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尽量少去。要注意要对排泄物进行隔离,平时要注意给孩子多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样的问题,因为传染病预防主要保护易感人群是小孩,尤其是两岁以内的小孩,是轮状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要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防护及时认真的处理排泄物,防止污染其他的物体表面,同时也要做到洗手不让病从口入。
语音时长 01:49

2020-03-11

63539次收听

一个月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一个月的婴儿体质比较弱,容易受外界影响导致婴儿患有疾病,拉肚子就是婴幼儿时期宝宝常见的疾病,当一个月的婴儿出拉肚子时,宝妈要及时给婴儿采取治疗措施,哺乳期宝妈在婴儿拉肚子期间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选择一些温和食物,还可以通过医生建议使用止泻药物等。
小儿生理性腹泻的表现
小儿生理性腹泻主要是出现在8个月以内的宝宝身上,这种疾病的出现和普通的腹泻有着一定的区别,主要会出现大便不成形,有着明显的次数增加,基本上每天都在十次以上,而且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又或者是呕吐等现象,危害到患者的健康。
新生儿拉肚子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出生后没有满月,就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那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排除感染引起的腹泻,尤其是肠道病毒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胃肠道功能极其的不成熟,孩子如果拉肚子常常会引起症状的加重和病情的扩散,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新生儿出现拉肚子,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如果排除感染的情况,只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口服益生菌,如、金双歧等等,调节肠道的功能。可以继续母乳喂养,适当的喂水,保持尿量正常或者稍多。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况。孩子的母亲因为哺乳,饮食要清淡,避免油腻和偏寒凉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30

2019-09-09

52223次收听

孩子吃阿奇霉素有什么副作用
阿奇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由于越来越多的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所以阿奇霉素已成为抗炎药物的首选。但孩子吃了阿奇霉素有副作用,如:肠道发生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反应,使用量过度会消化不良、削弱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