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术后为何还鼻塞
腺样体肥大术后仍鼻塞可能与术后水肿、鼻腔结构异常、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或腺样体残留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术后早期鼻塞常见于创面水肿反应,通常1-2周内逐渐消退。此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可能影响通气功能,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缓解。
部分患者合并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等结构问题,腺样体切除未能解决鼻腔机械性阻塞。这类情况需通过鼻内镜进一步评估,必要时需二次手术矫正。
过敏性鼻炎患者术后接触过敏原仍会诱发鼻黏膜肿胀。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需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配合抗组胺药物治疗。
合并慢性鼻窦炎时,脓性分泌物可能阻塞鼻道。特征性症状包括黄绿色脓涕、面部胀痛,需通过鼻窦CT确认炎症范围,采用抗生素联合鼻喷激素治疗。
极少数情况下腺样体组织切除不彻底,残留组织可能再次增生。表现为持续性鼻塞伴睡眠打鼾,电子鼻咽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行腺样体刮除术。
术后应保持鼻腔清洁,每日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冲洗2-3次,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度有助于减轻鼻腔充血,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鼻塞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发热、脓涕等症状,应及时复查鼻内镜及鼻窦CT。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过敏体质者需定期进行脱敏治疗,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宠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